起名、命名的礼仪【原创】

【古华起名原创文章】

中国人对名字非常重视,给孩子名字,有一套规定的礼仪。

首先说说,孩子名字应该由谁来起。古人有名有字,名是出生后起的,字是成年后起的。

现在名字合并,出生后起,不再起字。

古代起名者主要是孩子的父亲。

《礼记·曲礼下》“君子已孤不更名。”唐代孔颖达解释说:“已孤不更名者,不复改易更作新名。所以然者,名是父之所作,父今已死,若其更名,似遗弃其父。”

明确说“名是父之所作”。这也是“古华起名”希望家长自己给孩子起名的原因。孩子的名字一定要家长自己起,你不会,可以查字典,可以用“古华起名”这个工具,选出自己满意的名字。不放心的话把这名字给亲友看看,请他们把把关,不合适的话再起。

那么孩子出生后,有什么命名的仪式?

还是《礼记》记载,命名礼在孩子出生的三个月后进行。相当于现在的百天。这时候孩子算是安全了,也能和大人互动。正如汉代班固所说,“人生三月目煦,亦能咳笑,与人相更答,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。”孩子出生三月后能笑,能互动,开始“有知”。

这一天,家里人都焚香沐浴,孩子被妈妈抱到父亲跟前,父亲握住孩子的右手(第二个及以后的孩子则摸着孩子的头),笑着对孩子说:“孩子,我给你起名啥啥啥,钦有帅!”“钦有帅”这三个字有不同的解释,不过大致的意思是希望孩子将来能走正道。孩子妈妈回应说“记有成!”这三个字也有不同解释,大概意思应该是“记住了,希望你将来有所作为。”

然后再把孩子的名字报给祖庙和官府,相当于户籍登记了。

现在我们在给孩子过百日的时候,不妨也增加这样一个命名仪式。这套礼仪其实远比上面说的复杂,因为主要是给上层贵族规定的,出现的人物还有保姆、家臣、教师等,这些不适合现代社会。但关键环节就是上面所说的内容。【古华起名原创文章】